品牌識別管理-向不可能說不

identity

 

格博品牌提供兩個主要的品牌識別設計計劃:

一、建立品牌。

二、品牌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種方式通常更具挑戰性。除了一些零售商等既有的公司已經有現存的品牌識別系統,可以是Logo、色彩計畫、行銷應用工具或以上的組合,其他零售公司面臨的問題可能有三,一是其品牌識別形象需與時俱進,二是沒有善加利用品牌識別設計系統的資源,三則為公司品牌形象不連貫。

一、 品牌識別形象需與時俱進 

品牌視覺形象的優化對設計師而言一直是個難題,由於既有的Logo、品牌形象和公司的聯結已經根深蒂固,這個連結會成為「整個公司的品牌形象」。若要進行修改,可能會有「過去都運作得很好,為什麼要把沒問題的東西修改?」的爭議。此外,任何對既存Logo進行的修改,也可能引發:「你對Logo做了什麼?看起來都一樣啊!」或「呃,這個好像改的太誇張了,跟我們公司的本質不符。」如果回溯星巴克、Google、微軟,這些品牌Logo在優化的過程中,上述的情形不勝枚舉。

二、沒有善加利用品牌識別設計系統的資源 

部分的台灣企業可能在早期已經有品牌識別的概念並建立品牌識別設計系統,而近幾年來新創的企業或品牌更是了解到識別設計是公司成立前的必備工作。但我們發現往往在品牌識別設計系統完成後,企業或品牌內部沒有聘請專業的設計師或委託可以信任的設計公司善加利用這份可以說是企業視覺形象的「聖經」,或許公司內部人力有限、經費有限,但一旦花了幾十萬、幾百萬完成一套品牌識別設計系統後,卻沒有聘請專業設計師好好遵循這份guideline來延伸設計物,導致品牌的視覺設計走樣、失去初衷、無法表達品牌訊息,那等於是把那幾十萬、幾百萬丟入海裡,甚至如果不了解設計專業的人員使用logo不當,都有可能因此失去已經註冊的商標權,對於已經在前端投入大量心力和經費的企業來說,這可以說是功虧一簣且得不償失。

三、 公司品牌形象不連貫

若公司內部有著無法有效整合的方案「孤島」(Silo)或內部分裂,這就是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在建立品牌識別系統會遇見的問題:公司品牌形象不連貫。其不只發生在單純的設計方面,過去也曾在公司不同部門依循不同規章制度運作時發生。不論是什麼原因,都會造成公司無法整合,員工也容易只以個別部門的規章行事。這類情況的解決方法,是我們必須找出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也許是公司特定部門有不同的需求,如此一來這些個別需求就必須在品牌形象策劃時列入考慮。接下來,我們必須讓人們知道為什麼品牌的連貫性很重要。如果公司希望創造一個強而有力的形象,品牌的連貫性絕對是不可或缺,在B2B公司或B2C公司中都是如此,又以B2B尤甚,因為它反映一個公司專業與否,並決定公司是否會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最後,當我們的設計師已經確立品牌識別系統,也完成了品牌手冊(brand book)及其他項目的建置,最重要的就是讓公司內部員工、各部門了解如何使用這個品牌系統。過去有無數的公司花了許多心力重整品牌形象,卻在最後因為沒有向員工傳達該如何使用及什麼時候要使用,而功虧一簣。那麼,只能說真的非常、非常可惜。

繼續看: 

CIS設計報價考量因素

→台灣工業如何開發成功的品牌

→台灣如何擺脫OEM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