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什麼?串連「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治理(Governance)」的企業永續發展指標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指的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等三大領域相關的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當代的投資者,不單只會關注企業的利潤面,更注重企業是否以永續發展為己任,以作為衡量企業經營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
若企業強調重視ESG,將能增加品牌的正面形象、知名度,間接提高客戶、員工和社會對該企業的信任,提升企業品牌價值,間接減少成本以及降低其運營風險,以此提高長期穩定的經營績效。
各行各業無不積極導入ESG經營思維與行銷策略,擦「綠」企業形象
面對ESG熱潮,各行各業紛紛積極響應,不僅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更期望讓利害關係人、目標客戶和潛在投資者看見。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如台積電自民國96年度開始每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110年度起更名為永續報告書),透過架設ESG企業永續網頁站,再搭配數位行銷渠道,如經營《台積電•愛•行動》粉絲專頁、定期更新ESG電子報並結合媒體報導,向潛在投資人與客戶展示ESG原則運行的成果與承諾,加強ESG影響力。
除了半導體產業之外,金融業、航空業、電信業、零售業等也積極響應。例如,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世華銀行為台灣第一家簽署赤道原則與通過聯合國責任銀行原則(PRB)確信的銀行,而國泰金也是台灣唯一參與Climate Action 100+ 倡議的金融機構,期望更多企業將氣候風險納入經營策略與管理。
ESG企業價值如何透過行銷包裝,有效呈現品牌價值?
根據2022台灣網路調查,民眾獲得新聞的主要來源已改變,在數位平台中,搜尋引擎或新聞入口網站為第一(佔36.5%),社群媒體為第二(佔26.9%),即時通訊近年快速崛起(佔23.22%),因此企業若能經營自媒體透過有效的社群行銷溝通,向目標受眾訴說企業的ESG背景,如企業執行的動機、重大議題以及策略,都有利於訊息的推廣。
重點一:精煉重點訊息,「直球」展現企業核心ESG價值
透過社群媒體的包裝,清楚說明企業對指標的重視、透過哪些方法來實踐,或者針對議題表達明確立場。以格博協助愛德華先進科技(Edwards Vacuum)為例,企業內部本身即積極響應「氣候變遷意識活動」,由管理高層帶領團隊一起了解氣候變遷的議題;對此,格博團隊協助將此活動轉為「社群資產」,以Facebook作為渠道,傳遞愛德華先進科技對於半導體產業在「氣候永續」議題上的承諾。另外,同為格博協助的全球最大晶片微影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以內部同仁自主號招參與「同志驕傲遊行(Pride Parade)」為題,透過企業Facebook粉專分享活動消息,不僅能凝聚內部員工向心力,也能藉此展現出企業對於多元包容議題的承諾。
重點二:將ESG訊息納入「社群策略內容行事曆」,確保精準溝通企業ESG形象
在執行ESG行銷之前,可先透過制定完整的「內容行事曆」,將有助於聚焦企業陳述ESG議題的深度與廣度。以ASML為例,格博協助事先規劃每月內容行事曆,聚焦溝通訊息並結合重點節日與活動來規劃一系列ESG議題的社群貼文,以利提前整理與搜集相關素材。
重點三: 讓ESG議題更具人性!利用社群使用者習慣的資訊,建立專屬於你的企業形象
當企業完成ESG相關網站、報告、申請獎項後,若沒有進一步對目標受眾進行溝通達成傳播的作用,ESG相關資訊就只流於表面的行政程序與冷冰冰的數據;因此,如何以社群的角度重新包裝議題則變得至關重要。社群貼文包裝可以呈現具活潑、幽默感的形式,或者以知識推廣的角度提供科普懶人包,以及將數據轉換為生活常見的概念,都有助於引起受眾關注,並願意進一步與粉專進行互動。例如格博協助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社群經營當中,即以「知識推廣者」的角色,談論減碳策略中,企業不可不知的「碳盤查」知識分享,成功獲得700多次讚數、200多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