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參與和傳播數位行銷之內容時,員工宣傳是最被忽視的方式之一,即便是超大型公司的行銷團隊都不會利用。試想過為什麼一個擁有六萬名員工的公司的貼文,卻只有 80次點閱嗎?怎麼可能?
我們討論過為什麼內容行銷是從內部強化品牌很好的方式,內部雜誌、網站、人人都追蹤的 Twitter 帳號,或是 LinkedIn 的公司頁面,都是建構忠誠度與增加組織透明性很好的平台。
一旦員工們加入了行列,你可以將他們的關注運用在組織的行銷上,西門子、奇異等等工程公司在此方面做得非常棒。將內部與外部的內容混合在新聞摘要之中,內容行銷的團隊能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要強迫,用鼓勵的!
當然,你無法強迫你的員工喜按讚並分享這些內容,但你可以鼓勵他們。此外,你大可將他們納入創造的過程中,並且個人化這些內容。個人化與人性化聽起來像冠冕堂皇的行銷字眼,但它們只是賦予企業更如真人般的一面。
以下方這個美國的釣魚褲製造商作為參考:
影片不僅秀出了公司的製造專業,也展現員工和品牌本身,使得公司更平易近人也更討喜。員工容易受這樣的內容打動,也更願意分享。品牌人性的一面,就是品牌最重要的資產。
員工是最佳的行銷資產
我們為一個半導體產業客戶提出的內容行銷策略包含了關於企業中的卓越人員、管理階層的貼文,但也有關於普羅員工的「A day in the life of」風格。在將這些貼文公開分享之前,我們將它們分享在新聞摘要中,並持積極地請員工按讚、分享與留言,所以當貼文真的上線時,已經有為數不少的讚數與留言。這是因為員工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或是指出其他的同事與朋友,並將社群行銷看成社交參與的一部分,而不是公司強加在自己身上的行銷方式。
此類個人化的、人性化的內容是不可或缺的。Facebook、Twitter 和 Google 的演算法都因為你的中庸而處罰你,意即如果你有一系列的貼文都沒人按讚或分享,你的下一篇貼文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會被隱藏,即便它可能是很優秀的一篇文章,也永遠不會接觸到使用者。對抗這件事的方法便是使員工加入戰局,讓每篇貼文在發布的當下就能獲得保證性的讚數與分享數基礎。
另見:「自來客行銷」的十大誤解
真實性大於完美度
當然,只有在內容真實可信的時候,數位行銷中員工的擁護才能奏效。意思是你必須真的去創造能讓人參與的內容。且慢,這裡有著絕佳的機會讓你去測試你的內容:你的員工!若你的員工都無法被打動,你的消費者怎麼會?
對於某些人來說,尤其是非常大型的組織,限制由員工計劃所產生的內容的傳播反而更合理。與其在網路上發布海量的貼文,不如僅發布那些被員工按讚與分享最多次的內容。如此能驗證數位行銷的效果、幫助品質的增進、抓錯,以及避免尷尬的貼文失誤等等。
員工計劃也可以是產生內容很好的 brainstorming 方式,我們曾經為一位客戶設立員工專屬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發布與自己的日常事務相關的圖片。每三個月我們便會將聲量最高的圖片取用為新的部落格貼文素材,我們也運用現金獎勵與餐卷激勵員工參與計劃。
員工宣傳是企業數位化的過程中關鍵的部分,只有完全接納組織中不同層級進行數位互動的企業,才能在數位行銷與數位商務中最終勝出。